牯藏节是源于苗族血缘家族、宗族的,具有苗族原生态民俗文化的祭祀祖先仪式。在贵州省黔东南雷山一带,多称为“鼓藏节”,仪式围绕据说是收藏了祖先神灵的“鼓”来进行。而在黔东南月亮山一带,又称为“牯藏节”,仪式主要围绕杀牛祭祖进行。这些原生态民俗文化,需要你走近它才能真正感受。
牯藏节的文化背景
“牯藏节”,也称“吃牯藏”、“吃牯脏”、“刺牛”,是黔东南、桂西北苗族 、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节日由苗族各姓牯藏头组织。一般在历史上关系较密切的村寨间进行,牯脏节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时间多在初春与秋后农闲季节,吃牯村寨杀猪宰牛邀请亲友聚会,其间举行斗牛、吹芦笙活动大牯一般13年举行一次,轮到之寨为东道。“牯藏节”的重要内容是杀牛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