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出进士之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从二甲三甲进士中选拔庶吉士。没有录取为庶吉士的进士授官,其品级主要是六、七品,所授的官以两种形式最多:

一是部院的主事,司级官里的最低官,正六品

二是授予知县,正七品。被选为庶吉士的进士,优秀者留馆,即留翰林院为翰林官,一是授编修,正七品,再是授检讨,从七品,原来殿试的时候凡是二甲的,授编修,三甲的授检讨。三鼎甲原则上固定授职,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

三甲进士一般做几品官

一般能做到六品以上的官。

科举分三甲: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是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和编修。二甲三甲人数不定,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二甲和三甲还需在进行一次选拔考试,成绩优秀的也可以进入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不能进入翰林院的则直接分配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六至八品的官员。而庶吉士毕业后成绩优秀可以留在翰林院担任编修或检讨,其他人则也是分配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六至八品的官员。留在翰林院的进士未来的政治前途最好,成为六部侍郎、尚书,甚至进入内阁当大学士的几率比其他人大的多。

三甲进士一般做几品官

一般做七品官,到了清朝也有做五品官和三品官的。三甲进士分到中央机关的做评事、中书、行人分到地方的做推官或者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