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宗。

本初元年(146年),皇太后梁纳征蠡吾侯刘志到洛阳城北的夏门亭,准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但婚礼尚未举行,太后的哥哥,身为大将军的梁冀,因新帝才8岁的汉质帝指责他是“跋扈将军”,竟将幼帝毒死了。因此,朝中又要议立新帝。

当时梁冀考虑到刘志年方15,容易操纵,提出要策立桓帝而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为了削弱梁氏集团的势力,则主张迎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于是梁冀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起来讨论此事。结果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明德著称”,且血缘与质帝最近(为质帝兄),应立为嗣。梁冀苦于找不到别的理由反对,只好宣布暂停讨论。

第二天重会公卿讨论,梁冀严厉逼迫群臣策立刘志。那些公卿在梁冀的淫威下只好屈从,只有李固坚持己见。为了消除阻力,梁冀就让梁太后下诏罢免了李固。这样,在闰月庚寅(146年),梁冀终于持节,以诸侯王青盖车,迎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刘志就这样在外戚梁氏的一手操纵下做了皇帝,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

什么东汉桓帝庙的庙名是什么

东汉桓帝庙的庙名威宗。

桓帝(公元147年- 167年在位)是后汉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汉桓帝名刘志,是蠡吾侯刘翼的儿子。外戚梁冀毒杀年仅9岁的小儿皇帝汉质帝(刘赞)后,立年仅15岁的刘志入继帝位,由梁太后临朝,梁冀把持朝政,皇帝不过是个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