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形式与内容”关系问题
“形式有其本身的意义,因此我们关注形式,但形式归根结底是为内容服务的。”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古语所谓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是形式与内容不相搭配,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金玉:黄金和玉石,比喻华美外:外表
败絮:乱棉中:内里。如金似玉的外表,像棉絮似的内里。
喻外表漂亮,里面一团糟。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哲学依据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八个字出自刘基的《卖柑者言》,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好而实质坏。启示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要表里如一。其哲学依据是: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体为: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是局部的、个别的。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
2、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离开事物的现象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提供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象又不等于本质,把握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的矛盾,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