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管小雨的降水强度较小,但累计起来仍然占据了年降水量的相当比例,通过统计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平均年小雨量约20~120 mm,年总降水量约为100~300 mm,我国其他地区年小雨量为100~250 mm,年总降水量为500~2 000 mm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年小雨日数能超过100 d,即使是在干旱的西北地区也能达到20 d。同时小雨频次在我国许多地区都高于大雨或者暴雨,研究指出在中国东部地区北部和南部的夏季,小雨日分别占总雨日的83%和74%。因此小雨量和小雨日对我国降水变化有重要作用,是我国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2)小雨与更大强度的降水相比,它更容易渗透进入土壤,不易形成地表径流,对保持土壤湿度、灌溉植物、防止森林火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小雨的变化对于许多地区干旱化演变非常重要,已成为干旱化发展趋势的重要特点之一同时降水对污染物有清除作用,而小雨对气溶胶污染的清除作用最为显著,对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
(3)由于小雨的降水强度不大,它比其他等级的降水更易受到全球变暖、气溶胶含量增加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而中到大雨一般是受大尺度环流变化的影响,如环流与水汽,因此小雨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现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