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董卓称号是太师,董卓率兵进京,把持朝政,废立皇帝,自封太师,祸国殃民。
董卓,陇西临洮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军阀。一生残暴,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董卓参与镇压黄巾、凉州之乱等战役,后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掌权后招揽吕布杀丁原,又废少帝,立刘协即位,专断朝政。
三国演义中董卓的称号
称号是太师。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京讨伐十常侍。遇到京中动乱,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驾大功,开始掌权。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实力大增。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拥立汉献帝刘协即位,出任太师。选用名士蔡邕等人,专断朝政,威震天下。初平元年(190年),受到袁绍组织的关东联军讨伐,遭到孙坚击败,退守长安,自封相国,册封郿侯,广布亲信,呼召三台。
初平三年(192年5月22日),司徒王允施展离间计,董卓为部下吕布持矛刺死。
三国演义中董卓的称号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
【167年】左右,董卓以“良家子”的出身当上一名羽林郎,任军司马,跟随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事后,董卓因功被拜为郎中,得到赏赐缣九千匹,董卓把东西全分给了手下。不久,董卓升迁为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曾一度因故被罢免,但后来董卓还是当上了并州刺史、河东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