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太乙金针最早见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该书中载有“太乙神针”方药的组成、主治、功能、用法等。可见“太乙神针”疗法定名于唐朝。
到了清代,本法在民间广为流传,用来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1717年韩贻丰所撰的《太乙神针心法》是最早的太乙神针专著。雍正、乾隆年间,由范毓奇传、周壅和编撰的《太乙神针》一书流传最广。
原创 | 2023-01-01 11:27:43 |浏览:1.6万
唐朝。
太乙金针最早见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该书中载有“太乙神针”方药的组成、主治、功能、用法等。可见“太乙神针”疗法定名于唐朝。
到了清代,本法在民间广为流传,用来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1717年韩贻丰所撰的《太乙神针心法》是最早的太乙神针专著。雍正、乾隆年间,由范毓奇传、周壅和编撰的《太乙神针》一书流传最广。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