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砍树十分讲究,要求在特定的时间砍树。所以就有了七竹八木月黑砍的说法,意思是说竹子从农历七月至十一月这段时间砍伐,树木在农历八月至十一月这段时间砍伐。在这段时间砍伐树木是有科学依据的,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春夏两季,立秋时植物的木质部已经完成生长。植物以沉积物质蓄积营养为主,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和种子成熟做准备。这个季节最适于伐木。月黑砍是指晚上没出月亮的那几天,也就是农历的20号至初三这几天,这段时间内砍得树木和竹子不容易开裂和生虫。
斩竹子最好是农历八月还是九月
在冬季砍伐,时间以当年立冬后至次年立春前为宜。这样竹子的质量相当好且不影响下一代竹子的生长。
竹器质量还与砍竹时令的关系:
1、春天,风和日丽,春暖花开,正是各种害虫大量繁殖的季节。这时竹子含有的淀粉、可溶性糖、脂肪等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含量都很高。如果此时砍竹,蛀虫正喜欢在这新砍的竹子里产卵。同时,春季砍竹,竹溶物大量流失,就使竹材的组织变松疏,这也为蛀虫的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春季砍伐的竹子,生虫率竟高达40—50%。此外,大量砍伐春竹,还严重影响春笋生长。
2、夏天,炎炎烈日,酷暑难当。竹材组织也会变得更密实,质地更坚硬了。这就使得蛀虫难以入侵。按理说,此时砍竹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夏竹难于加工,所以从全盘考虑,夏季砍竹也不好。
3、秋天,爽气碧天,气候宜人,正是竹子生长的好时节。此时竹内营养物质丰富,质地也不象夏天那么坚硬,这又为蛀虫的侵入和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试验,秋季砍伐的竹材,被蛀虫蛀的概率高达26%左右,看来秋季砍竹也不理想。
4、隆冬腊月,天气干燥而又寒冷,害虫都进入了冬眠,此时正是砍竹的黄金季节。这时竹子生理机能活动迅速减弱,养分和水分都集中到根蔸里去了,竹株养分含量极低,水分含量也很少,而且竹材组织结构紧密,质地坚韧,强度也大,蛀虫难以侵害。因此,冬季砍伐的竹子,受蛀虫侵害的还不到5%,故有农谚“砍冬不砍春”之说。根据各地的经验,用来做成竹制品的竹材,务必在冬季砍伐,时间以当年立冬后至次年立春前为宜。
斩竹子最好是农历八月还是九月
农历七月份砍竹子、八月份伐木,是最好的季节,既风干,又没有虫蛀。
每年阴历八月,是制作竹制品采集材料的最佳时节。乡亲们到山上把老透了的竹子砍倒,劈成块,打去节,拖回家编制各种生产生活用具,自己用或者带到集市上卖,也有些直接在山上编制成成品带回家。我们山村无论大人小孩都会编制一些竹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