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部首:夊
夏xià
基本解释
夏xià
①一年的第二季。
②中国朝代名。
③指中国。
④姓。
详细解释:
夏 xià名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3) 泛指中国。
(4) 朝代名。
(5)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6)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①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②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③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④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7)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8) 通“厦”。大屋。
(9)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
(10) 姓
夏字的部首是什么偏旁
夏字的部首是夂偏旁。
夏 [xià]
汉字
夏,汉语一级字,读作xià或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夊部】夏
古文:《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并音暇。四时,二曰夏。《释名》: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前汉·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秉礼,执衡,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