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悲剧必须有悲惨的结局,不能以大团圆收场,换句话说,悲剧主人公必须最终遭到毁灭。(毁灭不等于死亡,《窦娥冤》属于正剧,其结局是大团圆结局,此类剧为苦情剧。《孔雀东南飞》《梁祝》《红楼梦》有可能是悲剧。)

2.悲剧主人公在根本上必须是无辜的受害者。(《李尔王》中的小女儿,在胜利前夕死去,此人物属于典型的根本上无辜的受害者亚里士多德归纳为“不应遭罪而遭罪”但是《麦克白》是个例外,坏人成为悲剧的主角,但西方当时观点是人的恶行源于外在的驱使,莎士比亚认为麦克白受到野心的控制。)

3.悲剧主人公往往是崇高的英雄人物。(悲剧人物往往是对人生执著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和非凡的生存意志。)

4.悲剧感是一种以痛感形式出现的快感。(详见《悲剧心理学》朱光潜)

5.悲剧来源于人的有限性和盲目的命运。

6.悲剧体现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精神。(一个民族必须深刻,才能认识人性悲剧性的一面,又必须坚强,才能忍受。——朱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