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要点 
(1)种苗繁殖技术 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正研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实现快速工厂化育苗. 分株在每年春季进行. 方法是从成年植株丛中截取带吸芽的植株,并重新种植. 一般当年种植一株苗全年可分生新株达10-20株不等. 此法是目前最有效的繁殖方式. 
(2)栽培季节及栽培方式 在华南地区常年均可栽培,但以春季最好,冬季要进行覆盖保护栽培,否则温度低于0℃以下多数地上部枯死、甚至难于越冬. 定植可单行植或双行植,双行定植株行距50×50cm,亩植2500~3000株. 
(3)田间管理定植前要施足基肥,定植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生长期间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夏季可在叶面喷水,并适当遮阴,可保护叶片和提高切花品质. 
(4)病虫害防治 植株密度过大或温室栽培,在高温季节易发生红蜘蛛、介壳虫、夜蛾类危害,可用三氯杀螨醇1500~2000倍液、速扑杀1500倍液交替喷雾. 田间湿度过大易发生蜗牛咬食幼嫩叶片,可采用螺通杀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茎腐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5)采收与保鲜 采收鲜切花以花序饱满、有1~2个花瓣张开时进行,此时品质最好. 采收时间宜清晨9:00前或傍晚进行,用枝剪将开花植株地上部分贴地剪除,然后立即将花茎浸于水中,并置于阴凉处. 全部采收后进行分级包装处理,以留1.0米长花茎为宜,留1~2片叶或叶柄. 在室内温度25-28℃、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鲜切花插花期可长达10~15天以上.
红绒花种植技术和管理
1、种植时间
红绒花在南方的播种时间以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份为宜,而北方的播种时间最好在春季3月份,这两个时间段的温度在15-25度之间,比较适合植株发芽和生长。
2、选择地块
红绒花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种植时选择通透性强、肥力充足的地块,土壤以沙质壤土为佳,而且地势要足够平坦,尽量靠近水源,以便于后期灌溉。
3、种植方法
在地块中按照40厘米的行距挖沟,然后将红绒花种子保持20厘米的株距播撒到沟中,播撒结束之后用细土覆盖种子,最后浇足水,保持土壤中较高的湿度。
4、后期管理
在红绒花的发育期要追施3次肥料,第一次是在幼苗破土一周之后,第二次在花苗长到30厘米时,第三次则是在植株进入花期前,肥料以磷钾肥、锌肥和硼肥为主。
红绒花种植技术和管理
选地整地
红花是一种比较喜欢干旱和肥沃的植物,也能适应贫瘠的土壤,忌生长在潮湿、积水低洼的地带。所以种植时宜选择旱地或荒地种植。前茬作物最好是大豆、冬瓜、芋头等,在前茬收获后,将地块进行翻耕,精耕耙细,使土壤疏松、排水性好,在翻地时可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公斤和加过磷酸钙15公斤。
2、播种
红花的播种不定,它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春播、秋播或冬播,一般江浙等地都是冬播,而山东地区是秋播,新疆和东北寒冷地区则是春播。根据地势高低做高低畦,每畦做两行,可条播或点播,不管是条播还是点播,按一定的株距播种6-7粒,再覆土浇水,约两周内即可出苗,一般每亩用种1.5-2.5公斤。
3、田间管理
当幼苗生长到6-7厘米时要进行间苗,将弱苗去除,留取壮苗,一般每穴留2-3株壮苗,如果有缺苗的状况,要及时补苗。当幼苗生长到有4-5片叶子时,要浇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肥,追肥时要从根旁施入,以免幼苗倒伏。在惊蛰前后是第二次肥,每亩施入人粪尿肥500-600公斤,施后配套,以免花蕾倒伏。
4、病虫害
红花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锈病、黑斑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地老虎、蟋蟀、金针虫、蛴螬、蝼蛄。它们都会影响到植株的生长,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危害较大,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