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山东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山东六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古代侯王的封地。如《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这里的“国”即指诸侯王国。又如《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里的“九国”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也是指诸侯国。另,周代的国,往往指都,迁国即迁都。如《左传》中的“国迁”指的就是国都的迁徙。汉代有王国、侯国。西汉初,有不少诸侯王的封域是很大的,后经朝廷“割地”、“削藩”,王国的区域才逐渐缩小,以至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其最高的行政长官国相也等于郡守。侯国的区域则略等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