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等等,大多数食物也可以作为药品起到一定治疗作用,比如大枣和生姜,自古以来被列为药中上品,说明饮食和药物之间有着相通部分,因此也称为是食疗。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及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四性五味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唐朝时期《黄帝内经太素》中说,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思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同时起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救,有毒者当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