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唐朝初期开始设立的职务,就是其他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到宋朝时期以中书省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另外设立官员为参知政事,以辅佐宰相,即副宰相。其后地位不断上升,到寇准为参知政事时,已经与宰相同衔,出行与宰相并马。

参政知事是皇子成年后,参与朝政,更多的是学习处理朝廷事务,往往成为皇子们拉拢朝臣的机会。

参政知事和参知政事的区别

“参政知事”应为“参知政事”。“知”除了常用义“知道”以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个义项“主持”,如“知县”,即指主持一县事务的官员。“参知”即“参与主持”,《北齐书·司马子如列传》:“朝夕左右,参知军国。”

宋代的“参知政事”是副宰相,而不是上述教材中“提示”的“宰相”。《辞海》:“参知政事:官名。唐初实际任宰相者偶用此名,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