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2年是明朝,为明神宗万历十年。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1582年。
1582年是明朝。
明朝的时间是在1368年―1644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
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由此可见,因为明朝从开始到灭亡的时间为1368年―1644年,所以1582年就是在明朝时期。
1582年。
1582年这一年的10月,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更。为了调整人类计时与天文计时产生的误差,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这一年的2月24号,颁布了新的历法,格列高利历法。1582年这一年的10月4号后,直接就是15号,中间的日期,被从日历上抹除了。
扩展资料:
现行公历即格里高利历。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百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2月24日颁行。
格里历与儒略历大致一样,但格里历特别规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纪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设闰日如此,每四百年,格里历仅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闰年。格里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约每3300年误差一日度,也更接近春分点回归年的365.24237日,即约每8000年误差一日而儒略历的专历年为365.25日,约每128年就误差一日。到1582年时,儒略历的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已相差10天。
因此,格里历开始实行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属10天被删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也有国家如法国选择将1582年12月9日星期日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2月20日星期一,同样10天被删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