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是会意字。小篆从水,戾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淚”又作“泪”,从目,从水,会眼泪之意。如今规范化,以“泪”为正体。

《说文·水部》:“涕,目液也。从水,弟声。”(涕,眼泪。从水,弟声。)

眼泪在汉代以前叫“涕”,“淚”是后造字。

“泪”的本义为眼泪。如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引申指形似眼泪的东西。如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泪是会意字还是象形字

“泪”是会意字,不是象形字。“氵”指流水、水珠,“目”表示眼睛,泪字是“目”字旁边加个三点水,指的是从眼睛中流出来的水,即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