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核心政策是奖励军功。这一政策迅速使秦国转型成为军国主义的国家。奖励军功的结果是,使“身份贵族”没落了,利益被迅速地做了新的调整,社会内部积蓄的力量被有序地利用和疏导,统治者惧怕的“群雄并起”的局面被有效控制。
任何时代,都有不安份的人,都有想出人头地的人,社会必须设计和规范各种各样的渠道以供他们竞争和发展。压抑他们的结果只能是一条:社会在僵化和超稳定中来一次大的暴动。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说到底,就是统治者不给民间的精英及有力量参与竞争的人们一条出路,既得利益者过于漠视下层的利益和要求。合理的机制是让人们从事商业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因为商业竞争是创造财富的竞争。
在治乱的交替过程中,也还是有一些明智的政治家认识到了,必须让天下有序地争利。对于商鞅来说,奖励军功就是让秦国甚至其它国家的才俊之士通过扩张战争赢得经济和政治权益,这一条政策有效地刺激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的扩张。奖励军功,直接威胁了身份贵族的地位。所谓“身份贵族”其实也是军功贵族的后代,祖上陪着帝王打天下,后代坐享荣华富贵,如《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这些既有的贵族,是不愿意他人染指自己的既得利益的
什么叫,奖励军功
奖励军功是一种政治制度。
奖励军功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时确立的一种制度,即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这一制度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