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文字还是客观的。
鸟迹篆是仓颉发明的一套文字方案,古代的符号线条是用尖刀的东西刻的,就形成在下尖刀的地方深,后边轻细尖,其形如雪中的爪痕,称这种字体是鸟迹篆也很形象,象形字多以名词为主。但具体的可感的名词还不能完整表达思想,于是仓颉在用象形的方法规范了名词的文字后,又“穷天地之变化,又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这就是用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的方法造出了动词、名词、助词、语气词、形容词,使鸟迹篆能完整无误地表达思想意识。这样不仅可以用于政令通行天下,还可以用于文化理论建设,把一段记述片断串缀在一起,就成了书契。就是后来的书籍,从此书籍成为中华智慧的结晶。
文字改革与建设是一直在进行,从仓颉的“鸟迹篆”到甲骨文、金文、秦篆、秦隶、汉简、唐楷,才基本形成规范的汉字,从唐至现代,文字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