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战争”

南国烽烟正十年,出自《梅台三章》,其中最出名的诗句是“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克服中原,驱除外敌的决心。此处烽烟代指战争,烽烟是古代边境传递军事信息的手段,外敌来犯时烽烟遍起,十年来战争不断,国破家亡。

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借代什么

烽烟借代战争。

这句诗出自陈毅的《梅岭三章》。

此诗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具体代抽象。“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借代这种修辞方式,就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它。

借代这种修辞手法有以下四种类型1、以特征代本体,2、以专名代本体,3、以具体代抽象,4、以部分代整体。

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借代什么

“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烽烟”指代战争,表达了在南方发生的战争之持久以及战役的艰难,从而表现出将士们的辛苦以及作者忧国忧民情怀与内心无奈的情绪。

“南国烽烟正十年”出自《梅岭三章》,原文如下: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