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火”在古代属于燕国的领地,居住着鲜卑民族。他们耕田放牧,繁衍生息,日子过得平和、舒畅。然而,他们的邻国——前秦是一个国力雄厚,兵力强大又穷兵黩武,对燕国觊觎已久。

终于,一场敌强我弱的战争开始了。

战争初期,秦兵来势凶猛,杀人如麻,因此不及数月,燕兵节节败退。秦兵长驱直入,占领了燕国大片土地。

燕国有一个名叫秦开的大将,英勇善战,且智谋过人。眼看大片领土沦陷,秦兵在上面建起了大营,很快他想出了一个作战方案。

一个晚上,风吹沙打夜黑头。燕国精兵化装成秦兵,手持火药、干柴悄悄地行进在通往秦兵大营的小道上。他们脚步轻盈、敏捷、疾速,不消半个时辰便偷偷进入了秦兵大营。

然后,他们在秦兵的前锋、中军、后卫——呈三星状分布的阵营中,把所带的火药、干柴悄悄地放到帐篷、马厩和粮草库。

这时,忙碌了一天的秦兵正在酣睡之中,根本不知道厄运来临。

燕兵装备好后,同时在秦兵大营的前锋帐、中军帐,后卫的帐篷和粮草库三个地方点起了“三把火”,一刹时,秦兵大营火光四起,干柴噼里啪啦作声,马嘶声、士兵的嚎叫声、火药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很快,整个秦兵大营火焰冲天。秦兵来不及抵抗,烧得焦头烂额,死伤过半。

这时,秦开大将率领士兵冲杀过来。他们见敌兵就杀,不到半个时辰,战斗胜利结束。

这一仗,彻底击溃了前秦军队,燕国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

正是为了纪念这次以少胜多的战斗,人们将此地唤作“三把火”,并且穿朝跨代,沿用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