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两代的散官,从七品下称宣议郎。明沿置,清废。 

       职官名。唐代设置宣义郎,为散官。宋代因袭设置。明制若由吏员出身而封为文职正七品官,则作宣义郎。清改为宣议郎,制度与明代相同。

古代授七品宣义郎是什么官位

宣义郎是古代文散官名。

文官散官第27阶,从七品下。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类似于括号享受副县级待遇之类的。

古代授七品宣义郎是什么官位

宣义郎是古代文散官名。隋置游骑尉,唐改宣义郎,为文官第二十一阶,从七品下。

中文名:宣义郎

类别:古官名

宋代元丰改制后用以代光禄寺、卫尉寺丞,将作监丞,后定为第二十七阶。金、元均不置。 光禄寺、卫尉寺丞、将作监丞,可见是宫廷护卫一类的官员,而且品级不高。事实上,郎官到了宋代已经是闲散虚职,“宋实行差遣之制,诸郎又成虚衔,虽有正官,非别受诏亦不领本司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