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出自《论语·公冶长》

全文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意思是,孔子说:“大道如果不能推行于天下,乘坐着竹筏子到东海去游荡,大概仲由能跟随我吧?”子路听说这件事,很喜悦.孔子说:“仲由在勇气的方面超过我,可是没有地方取得做竹筏的材料.”对“无所取材”的解释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无所取哉”,是说子路没有可取之处,完全否定子路,是不符合孔子精神的,因此不可取另一说是“无所取裁”,是说子路不知道控制自己,是一种责备的口气,似乎也非仁者气象,也不可取.此采用钱穆先生的说法,是说无法得到造竹筏子的材料,是一种和平豁达的气象.

道不行则桴浮于海典故

应该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意思是:如果主张的确无法推行了,那就乘着木排漂流海外。

出自《论语·公冶长》。

原文节选: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桴(fú):用来在水面浮行的木排或竹排,大的叫筏,小的叫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