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十为“朔”,十一日至二十日为“望”,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小月至二十九日)为“念”。如,一个月的初七称为“朔七日”,十六日称为“望六日”,二十四日称为“念四日”。
在古代一个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历的一个月可以分为上句、中旬、下旬三个时段,而农历的一个月却是分为朔、望、念三个时段。
扩展资料
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
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
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