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人性本善的论证,源远流长。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古代圣王之所以行仁政,正是基于这与生俱来的恻隐心,也即是现代人所叫的「爱心」。
为此,孟子引孺子将入于井,旁观者皆有怵惕不忍之心作为例证,证明「人性本善」「惻隐之心,人皆有之。」。
为什么支持孟子的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向善,就像水我往低处流一样。
原创 | 2022-12-17 16:17:33 |浏览:1.6万
支持人性本善的论证,源远流长。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古代圣王之所以行仁政,正是基于这与生俱来的恻隐心,也即是现代人所叫的「爱心」。
为此,孟子引孺子将入于井,旁观者皆有怵惕不忍之心作为例证,证明「人性本善」「惻隐之心,人皆有之。」。
为什么支持孟子的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向善,就像水我往低处流一样。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