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踪迹》原文赏析:

文章所论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呢其实也不过是区区尺幅的小品,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所画内容也只有四个部分或曰四种形象,月亮,海棠,八哥,帘子。

然而它是那样吸引了文章作者,使他“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己”。这也是促使他写出这篇短文的内动力艺术魅力。

毫无疑问,要说出读画的感受,道出画的妙处,尤其是要把这些感受,妙处告诉没有见到过这画的读者,让他们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只是连发感叹,堆砌赞词,是无济于事的

而作纯粹的艺术分析,挥弄术语,内行人或能听出点门道,一般读者则不会感什么兴趣,写出的文字最多也不过是篇评论,而不会是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遐思的散文。

朱自清则不然,作为散文大家,他先是用一半还略多的篇幅来详细描述画的内容,再用近一半的篇幅来谈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细致的描述,没有见过画的读者对画的内容就可以有一全面具体的了解。与此同时,作者还可以带领读者随着自己的思路去欣赏品味画幅各部分的细节笔触,为后面领会作者的理解和感受铺下基础。应该说,作者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布局,看似随意,实则极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