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相对更加熟悉的,乃是李氏朝鲜的“两班”、“两班贵族”。虽则高丽时期的两班与朝鲜时期的两班都是指当时的统治阶级(阶层),但两者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

比如,高丽两班的身份,同出仕做官、进入文武品官序列与否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而朝鲜两班中却有相当多从未正式出仕过的“在地两班”又比如,虽然高丽两班中的部分群体也是依靠儒学、科举上的垄断,来保证世袭两班身份的,但整个高丽两班却不像朝鲜两班那样,具有文化层面上的内涵与意义再比如,两班之外的人如想获得两班身份,倘以正常途径、合法途径来说,朝鲜时期要比高丽时期困难不少。

另外,以王氏高丽时的“两班贵族”而言,其仅只是“两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丽初期,地方豪族,开国功臣,新罗、后百济的重要遗臣等等中的佼佼者,通过与高丽王室及各自相互间的联姻逐渐成长为门阀贵族。待到成宗朝引进唐朝文武散官制度,并为了抑制地方豪族势力,而开始压制武臣后——门阀贵族通过荫叙权等特权和科举上的优势,确保了获取较高官职的优先性,从制度上保障了子孙后代世袭两班身份,从而进一步演变成为了文臣贵族。

什么是两班贵族

两班贵族简称两班,为古代高丽与李氏朝鲜的一个社会阶层,处于社会等级制度的顶端,主体为士族与官僚。两班子弟通过科举和萌荫取得官位,通过婚姻继续维持两班地位,因而两班阶级也具有世袭的性质。

“两班”一词本来指上朝时,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为中心,文官排列在东边,武官排列在西边,即“ 文武两班 ”,之后,两班专指上朝会的官员延伸到两班官员的家族及家门。

什么是两班贵族

两班贵族简称两班,为古代高丽与李氏朝鲜的一个社会阶层,处于社会等级制度的顶端,主体为士族与官僚。两班子弟通过科举和萌荫取得官位,通过婚姻继续维持两班地位,因而两班阶级也具有世袭的性质。

两班,是古代高丽和朝鲜的世族阶级。朝鲜官职的总称。李朝中期以前,指以功臣、贵戚等贵族为核心的文武官吏,16世纪下半叶以后,指以新进士人为主体的统治阶级。高丽初期制定文武官人身份制度,朝仪时,文官位列东侧,称文班或东班武官位列西侧,称武班或西班,合称文武两班或东西两班,简称"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