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晚行》是岑参的诗 ,唐代诗人岑参晚年在蜀中生活四年,其诗歌创作延续了他一贯的"主景"特点,但却又表现出与其边塞诗不一样的风格特征。
他的蜀中写景诗清幽奇险、感情深沉,显示出作者晚年的落寞处境和复杂心态。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春山晚行古诗解析
春山晚行是唐代诗人岑参作的诗。
原文
春山晚行
唐 岑参
洞口桃花带雨,溪头杨柳牵风。
鸟度残阳上下,人随流水西东。
解析:写的是春山晚行时见到的景物:洞口的桃花,含雨鲜润溪头的杨柳,牵风依依。春山植物的神态,刻画如画。
前两句写的是植物,后两句写的是动物,都是作者所见所闻。
岑参(公元718年-769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与高适并称“高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