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问题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相反的话是: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这样解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为俗语,古代典籍中多有运用,其中《幼学琼林》卷四里“花木”一节,适合本题答案。
2、《幼学琼林》的原文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这里作者用了对比手法,所以可视为“意思相反”。
3、《幼学琼林》原句可译成:桃李虽不会说话,但因人们喜爱他们的花与果实,来往不绝于树下,自然踩成一条小路若是苦李,即使生在路旁,也会为人所摈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反的话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意思】: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翻译):翻译:太史公说:《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这是说的李将军啊。我见到李将军,朴朴实实像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实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谚语说:"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这话虽小,却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举例造句】: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不必过于急躁 。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实至名归
2、桃李不言,下自成行【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意思】: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出处】:晋·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