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的春夜》是一篇80年代的小小说,是吴金良的早期代表作。吴金良追求微型小说立意的质量和反映生活的深度,通过追求立意的质量来获得艺术上的进步,而微型小说名家通过高质量的立意来追求精品,以此力争让微型小说文体真正地挺起脊梁,真正让微型小说的阅读活动成为高品位的现代人的文学欣赏,从这个意义上讲,吴金良的微型小说实践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他对这种文体的自觉把握非常可贵地体现在他对微型小说立意的追求中。今天看来,这篇作品的主题是典型的“好人好事”,讲述了时代青年应有的助人为乐的精神,还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私营经济。后来还被改编成话剧。
  然而吴金良在叙述这个简单的故事时能够从主人公的内心切入,一正一反地连续制造了三次叙述波澜,把这个“少女遇救”的故事讲得颇富情趣。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所运用的方法不一样。在刻画小伙子时主要是行为、语言、肖像描写在刻画妹妹时主要是语言描写在刻画陈静时,主要运用的是心理和行为描写。寥寥几笔,将三个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活生生、水灵灵:小伙子善良、机智、幽默、乐于助人,妹妹直爽、坦诚、快人快语,陈静矜持、内向,都跃然纸上。
醉人的春夜吴金良主要内容
讲述一个内向的女孩,在自行车坏掉后,碰见一个过路的年轻人,从内心的忐忑对方是否会帮忙,到充满希望对方的搭话,再到后来对方离开时的失望,最后看到对方是整理工具帮助自己的充满感激和会就心情,通过一件小事去探究人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