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古人诚不我欺,是为宾语前置句式,实际是“古人诚不欺我”。
意思是,古人的话确实并没有欺骗我呀,也就是古人说的对极了。适合用在遇到某事的时候,想起了古人说的某句话用在此处正合适,实为一语中的,故而幡然醒悟有时也带有感叹、觉悟之意。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古人诚不我欺原文
出处: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石钟山记》。
意思是: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原文节选: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