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水霉病 水霉菌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可使蟹身上产生毛状物。发病原因与蟹池水质过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体受到机械损伤等有关。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333克二氯海因,兑水全池泼洒。
二是固着类纤毛虫病 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或附着在河蟹的背壳、步足以及鳃上,形成绒毛状。发病原因蟹池水质过肥或长期不换水。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可用500克“纤虫净”“杀虫净”等杀虫剂兑水全池泼洒。
原创 | 2022-12-17 13:46:58 |浏览:1.6万
一是水霉病 水霉菌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可使蟹身上产生毛状物。发病原因与蟹池水质过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体受到机械损伤等有关。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333克二氯海因,兑水全池泼洒。
二是固着类纤毛虫病 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或附着在河蟹的背壳、步足以及鳃上,形成绒毛状。发病原因蟹池水质过肥或长期不换水。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可用500克“纤虫净”“杀虫净”等杀虫剂兑水全池泼洒。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