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只有立足于农村、农民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农民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道德情操,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建设乡村文明,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农村党组织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生产生活之中,利用支部“三会一课”、网络信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农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建设乡村文明,要培树农村道德模范。结合农村本地实际,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本地道德模范培树,适时推出一批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新时代农民典型模范人物,传播正能量,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建设乡村文明,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作更多反映新时代农村生活风貌的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组织开展高层次高水平文化下乡活动,挖掘、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展示,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化来教育引导群众。
建设乡村文明,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推广村规民约、道德评议等做法,教育农民反对大操大办婚丧酒席、搞封建迷信活动等陈规陋习,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挖掘乡贤文化,整理家规家训,凝聚道德力量,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建设乡村文明,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倡导诚信道德规范,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开展诚信宣传和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诚信文化。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者有“甜头”,失信者有“痛感”,大力营造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