銎,汉语三级字,读作銎(qióng ),斧子上安柄的孔。
中文名
銎
拼音
qióng
部首
金
五笔
AMYQ(86),AWYQ(98)
仓颉
MNC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銎【戌集上】【金部】 康熙笔画:14画,部外笔画:6画
《唐韵》曲恭切《韵会》丘恭切,音。《说文》斤斧穿也。《广韵》斤斧受柄处也。《太公·六韬》大柯斧銎长八寸。
又《诗·豳风·取彼斧斨传》斧隋銎,斨方銎。
又《扬子·方言》骹谓之銎。《注》矛刃下口。
又《玉篇》銎銎,击貌。
又《广韵》《集韵》许容切,音匈。义同。
又《广韵》惧也。
说文解字
銎【卷十四】【金部】
斤釜穿也。从金声。曲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