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的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蒙古的主要民族。一个民族的诞生肯定是有着诸多的原因。

蒙古族的起源。据《史集》记载,起初蒙古只包括黑鬼和齐燕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埃尔贡奈昆(埃尔贡河沿岸的山区),并在那里生活。到了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他们不得不移居国外。当时有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

在蒙古族真正的民族起源问题上,现当代学者大多认为蒙古族来自东胡。东湖是同一民族、不同方言、不同名称的所有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在匈奴之东,谓之东胡。”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东胡各地仍处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各部落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12世纪,这部分人子及其孙辈繁衍生息,氏族支出逐渐分布在今天的鄂嫩河、克鲁伦河、图拉河上游源头和肯特山以东地区,形成了一个部落群。其中较着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

根据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这些部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草原游牧民族”和“森林狩猎民”。第一类包括长期生活在游牧生活中的突厥诸部,以及后来迁居接受突厥影响并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生活在林区,主要从事狩猎的部门。

蒙古是怎么由来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十四世纪用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一书,记载了一个蒙古族的古老传说: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战败,遭到残酷的屠杀,只活下来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他们逃到了一个地方,周围都是山林,中间有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叫做“额尔古涅昆”,意为“险峻的山坡”

蒙古是怎么由来

中国北方的蒙古草原上,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并不适合农耕,也因此,它一直是农游牧民族的乐园。从强盛一时的匈奴开始,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兴起衰落。如鲜卑、契丹、突厥、回鹘、蒙古等等游牧民族,均曾强横一时,给中原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草原

蒙古民族的起源,多数人认为是出自东胡,东胡是跟匈奴在同一时期的游牧民族。公元四世纪,游牧于兴安岭以西的一支鲜卑人,被称为“室韦”。而“蒙古”的称谓,最早见于《旧唐书》,此时,他们被称作“蒙兀室韦”,“蒙兀”,就是蒙古在历史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此时的蒙古,尚且属于庞大的室韦诸部中的一员。

后唐书

到了公元十二世纪,随着蒙兀室韦的发展,氏族和人数逐渐增多,他们分布于克鲁伦河、鄂嫩河、肯特山等地。到公元九世纪时,随着黠戛斯人的南下,回鹘人被迫西迁,蒙古族的先人们趁虚而入,大举迁入漠北草原,并逐步发展壮大。

蒙古族的先民逐步形成了几个庞大的部落,最著名的如乞颜部、札答兰部、泰赤乌部、兀良合部等,还有游牧于贝尔加湖的塔塔尔部,位于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等等部落。

蒙古部落分布图

公元12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崛起,他逐步统一了蒙古诸部,并将位于今天东北、蒙古草原,乃至于部分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几乎全部征服。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政权蒙古汗国。随着蒙古汗国的建立,它所占领的疆域被称为蒙古地区,而他麾下的游牧民族,也被统称为蒙古人,蒙古族彻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