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苏轼《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
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
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
全文赏析
诗中典故源于《高僧传》所载醋头和尚斗机锋的偈颂。此诗以春来归鸿、羸牛旧踪的形象来比喻人生的飘忽不定,生动深刻又以皎洁的明月真诚祝愿法芝老师把清辉洒满大地,使每户人家都能够通过水瓮而与老师相逢。形成比喻,从而寄托了诗人对法芝老师的深厚情谊。这样的比喻即出人意表,又合乎情理。
译文/注释
鸿雁最终归巢,羸牛般的命运也结束。
希望那透明澄澈的思想,最终能够到达每一个人的心中。
原创 | 2022-12-17 12:09:17 |浏览:1.6万
出自宋代苏轼《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
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
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
全文赏析
诗中典故源于《高僧传》所载醋头和尚斗机锋的偈颂。此诗以春来归鸿、羸牛旧踪的形象来比喻人生的飘忽不定,生动深刻又以皎洁的明月真诚祝愿法芝老师把清辉洒满大地,使每户人家都能够通过水瓮而与老师相逢。形成比喻,从而寄托了诗人对法芝老师的深厚情谊。这样的比喻即出人意表,又合乎情理。
译文/注释
鸿雁最终归巢,羸牛般的命运也结束。
希望那透明澄澈的思想,最终能够到达每一个人的心中。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