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衡量标准: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留守儿童不光是在农村,其实在繁华的城市中“城市留守儿童”也在不断的产生,能够享受良好的物质条件,也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得到亲人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是和农村留守儿童相同的是,他们的父母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或者是为了更好的收入,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法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物质层面无法弥补父母陪伴缺失对孩子身心成长造成的伤害,甚至有父母错误地认为这样的“留守”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都是值得引起社会关注的。
什么是留守儿童标准2020年
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一方死亡、失踪(2年以上)、服刑(1年以上、含强制戒毒等)、重残(一、二级残疾)、长期患重病(1年以上)等原因无监护能力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责任,本人留在户籍地(或常住所在地)16周岁及以下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2、困境儿童:指由于儿童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心帮助的儿童。主要包括家庭困境儿童、自身困境儿童和监护困境儿童。 
(1)家庭困境儿童,主要指父母一方死亡、重病、重残,另一方重病、重残以及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上学等困难的儿童(重残: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一级,智力、精神、肢体残疾一级、二级重病:参照有关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规定)。 
(2)自身困境儿童,主要指因自身残疾(需持有残联核发的二代残疾人证)或身患重大疾病,导致治疗、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 
(3)监护困境儿童,主要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因父母一方死亡、失踪、改嫁、服刑、戒毒,另一方失踪、改嫁、服刑、戒毒等情况无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儿童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3、农村留守老年人:因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全部离开本辖区范围外出半年以上、留在农村生活的60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4、农村留守妇女:因丈夫连续外出务工、 经商等半年以上,本人留在农村居住生活的妇女。 
什么是留守儿童标准2020年
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
(二)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
(三)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
(四)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
(五)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一)建立强制报告机制。
(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三)健全评估帮扶机制。
(四)强化监护干预机制。
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一)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支持。
(二)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