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教导: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痛点。
少年时期精力旺,欲望强。容易沉迷色欲,伤身损寿。
中年人血气方刚,容易流于争强斗狠,小事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老年人经历多了,容易变得现实势利,或者巴不得多留点给子孙。过了美人关,钱这一关却难过得去。不知留财惹乱。
故而,戒之。
不但佛门有戒,儒家也有戒。
国学大师钱穆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论语》,也应该介绍别人读《论语》。
《论语》的编撰着深懂人性,采用格言式写作,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
笔者二十多岁才读《论语》,是几本相见恨晚之经典著作之一。“颜子四勿”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所谓“颜子四勿”,就是颜渊的四不做。即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儒家三戒颜子四勿的解释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备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备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备贪得无厌。”
“四勿”是颜渊问仁,孔子所作回答。从日常一言一动中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是后学修为的不二法门。养正蒙学也多从此而入手。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