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碑文的格式中会出现的字样
在表现与立碑人关系之外,有时“中榜”行文的最上端会出现“清”、“皇清”、“皇明”、“中华”、“民国”、“皇清待赠”的字样。这些虽都说明自认客死异 乡的先人的归属感,但政治立场则显然已不相同。尤其是同一时代的死者各用“皇清”与“皇明”的刻文,或者反清复明组织领袖碑上被刻上“皇清待赠”的字样, 都表明政治立场的变化。其中也有些墓碑会把清朝或本地政府所赐给墓中人的官衔,或会党的私谥赠号刻在中榜的姓名之上端,藉以说明墓中人生前的荣耀。
中华待赠解释
古代,皇帝发文书为官员加官晋爵,或给其亲属某种称号,授给本人的为授,授给本人在世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的,为封,可以统称为"授封”。为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加封叫追赠,就是赐给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授给本人的叫授赠,授给父母妻子的叫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