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

执着专注

     无论是德国、日本等外国技术水平发达的国家,还是我们古代的工匠、艺人,他们的工匠精神中,执着专注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点。为了一个发明,为了一个工艺的改进,为了一件作品,他们可以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倾其一生,专注其中。这正是他们的精神之所在,也是他们闻名于世的法宝。

作风严谨

     古今中外,作风严谨也是一些知名工匠们的共同特征之一。他们做事认真规范,态度严谨,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不浮躁,不投机取巧,不看重钱财,不看重职务。面对浮躁的社会,保持初心,不被外界繁杂的世俗诱惑,坚持标准,认真细致,耐得寂寞。

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也是世界各国工匠精神的一个共同特点。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具体到工匠精神,是指在技术精湛的前提下,不骄傲,不满足,不得过且过,注重细节,精雕细琢,精雕细镂,追求完美,追求极致。

敬业守信

      之所以把敬业守信列为大国工匠精神的第四条,是因为敬业和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敬业就是爱岗敬业。即热爱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职责,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不仅仅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当成一份事业,干一行,爱一行。因为,“习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只有热爱自己的行业、专业和岗位,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干出成绩,成为“大匠”。在实际工作中,敬业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常说的吃苦耐劳、默默无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呕心沥血、诲人不倦、鞠躬尽瘁、孜孜不倦、恪尽职守都是对敬业精神的最好提炼。

      守信就是诚实守信。即事事遵守职业道德,讲究信誉,不弄虚作假。

推陈出新

       社会的进步,很多是因为传承,但更多的是创新。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能让社会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工匠的责任。推陈出新,就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大国工匠的精神特质概括为(

工匠精神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层面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行为方面要持续专注,开拓进取

3、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以最大的能力、能量投入到产品制造过程中。

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

大国工匠的精神特质概括为(

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特点如下:

1、敬业。

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2、精益。

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3、专注。

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4、创新。

“工匠精神”还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扩展资料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的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

“工匠精神”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地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以程序指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