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ǐ,最早出现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止”的基本含义为停住不动,如止步、截止引申含义为拦阻,使停住,如止痛、禁止。

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止”也常做副词,表示仅,只,如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止字的由来

止 是“趾”的本字。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