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客卿游於盘江之阴,采竹於巴岑。劲节盘错,孤根轮囷。霜凝色槁,烟驳翠森。堪与巨源灵寿之族,共契乎远心。节非高以奚修,中维虗而何实。堪為杖以提携,任优游於几席。湘涙斑深,蓬仙筠老。佇羽客以何时,望白云而归早。亭亭忧干,戢戢悲条。空山偃蹇,深林逍遥。
欲献长者,无因自操。金玉虽贵,应门奚為。桃枝虽华,非以為仪。何若取之於物產,实恃以扶持。周阼留铭,汉鳩非饰。辅志维贤,持躬在德。尔乃山
庾信竹杖赋原文译文
庾(yǔ)信南北朝(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的文学创作,以他四十二岁时出使西魏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朝,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代表作《哀江南赋》。
 竹杖赋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