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鲁迅《狂人日记》:当浑浊成为常态 。

      “狂人”是一个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总觉得有人要吃了自己,也只有“狂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吃人”的时代,但是悲剧的是他只是病人,鲁迅先生正是用这样的反衬手法,描述了当时社会的浑浊常态。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鲁迅先生深受鼓舞,和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一起写文章,办杂志,目的就是站在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角度,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和旧体制带来的病态问题,让整个国家从病态中抽身出来。

     1917年8月份,鲁迅先生受邀答应为《新青年》写文章,而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的第一声呐喊,就是《狂人日记》,以“狂人”这个病态角色入手,反衬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其表达的思想正是 “当世界都病的时候,正常反而成了一种错误”,揭露了一个病态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