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十九年

骊姬之乱后,公子重耳走上了流亡诸国之路,这一走就是整整十九年。不过重耳的流亡路并不孤单,甚至极具传奇色彩,不仅有一大批股肱之臣舍命相伴,如狐偃、赵衰等,还遇到了好几位红颜知己,她们有的远见卓识、明于事理,有的的谦恭礼让,有后妃之德。其中绝大多数都以正面形象被收录在《列女传》中,正是她们不同程度地完善了重耳的政治志向、道德行为、治国方略,才有了后来的春秋霸王晋文公。

重耳刚刚出逃时,选择的目标是离自己国家最近的狄国,这虽然是个小邦弱国,但交通便利、信息通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晋国内部局势进展。而且狄国还是重耳母亲的故乡,舅舅家对他非常不错,在一次征战中俘获了两个美女,大方地赏赐给了他。重耳挑了年仅十三岁的季隗做老婆,这个季隗还为他生了两个孩子,要知道重耳此时已经四十三岁了,而春秋时期人均寿命也才三十岁左右。不过爱情不分年龄,季隗不仅温柔体贴,还忠贞不二,她的出现让失魂落魄的重耳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是让重耳流连忘返,在狄国一待就是十二年。

遗憾的是,温柔乡总有尽头。和他一起出逃的那位兄弟夷吾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开始视他为眼中钉,于是派了杀手来刺杀重耳。听闻此事后,他不得不与季隗告别:“等我二十五年,之后如果我没有回来,你就改嫁了吧。” 白白等一个不知音信的男人二十五年,这渣男言论如果放在现代,恐怕哪个女人听到都会非常生气。可季隗性格纯朴豪爽,她知道重耳是成大事者,为了不让他有后顾之忧,温柔地笑着说:“二十五年我都成老太太了,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会等你回来的。”有娇妻如此,夫复何求呢重耳深情地望着贤妻幼子,毅然决然地远去了。

这时候重耳听说管仲、隰朋死后齐桓公求贤若渴,广纳贤士,于是决定去碰碰运气。在齐国,齐桓公果然对他很不错,把宗女姜氏嫁给了他,还赏赐马匹二十乘,让重耳舒舒服服地安顿了下来。在这样一个富强的国家生活自然比在狄国滋润多了,又有美人齐姜作陪,很快重耳就沉溺于奢靡生活中,什么雄心壮志、狄国妻儿,全都抛在了脑后。本来以为能在齐国安度余生,没想到刚享受了一年,第二年齐桓公就去世了,眨眼间齐国内乱四起,重耳瞬间懵了。

主公玩物丧志,赵衰、狐偃等做属下的怎能不着急借此机会刚好把重耳拉到桑树下,语重心长地规劝重耳离开齐国。不巧的是隔墙有耳,他们的对话内容被树上的采桑女听到了,把他们准备开溜的图谋告诉了齐姜。要知道重耳投奔齐国后,齐桓公为

晋文公与众臣在外流亡多少年

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 晋文公,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ěr),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狐偃、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与众臣在外流亡多少年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

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

晋献公时期,发生骊姬之乱,还是公子的晋文公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