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牍之劳
àn dú zhī láo
【解释】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
【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近义词】案牍劳形
【例句】吾徒幸无~,且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 ◎明·李桢《长安夜行录》
一个成语概括陋室铭
安贫乐道。
发音:ān pín lè dào
释义: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扩展资料: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例句: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鲁迅《花边文学 安贫乐道法》)
近义:
安贫守道与世无争
一个成语概括陋室铭
洁身自好
拼音:
jié shēn zì hào
解释: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语法:
洁身自好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他以作家、教授的身份、地位,洁身自好,有所不为,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臧克家《老舍永在》)
洁身自好才能保持心灵的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