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仰马翻】
[释义]人马都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激战后伤之惨重,狼狈不堪。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近义]落花流水。
[反义]大获全胜。
[用法]用于贬义。
【人困马乏】
[释义]人和马都很困乏。也特指人疲劳不堪。
[出处]《吴子•治兵》。
[近义]车殆马烦。
[反义]神采奕奕。
[用法]多指因作战、行军、劳动等造成的极度疲劳。
有关人马的成语
有关人马成语人仰马翻
人仰马翻释义:
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例句:
这么晴朗的天气,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真不象双方就要杀得人仰马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近义:
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有关人马的成语
1、人困马乏
拼音:rén kùn mǎ fá
近义词:精疲力竭、风尘仆仆
反义词:精神十足、生龙活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的疲劳
解释: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黄元吉《流星马》:“俺两口儿三日不曾吃饮食,人困马乏。”
谜语:激战之后2.兴师动众
拼音:xīng shī dòng zhòng
近义词:大动干戈、大张声势
反义词:小打小闹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出处:《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例子: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五章:“为啥要~,闹得这样文王不安,武王不宁的”
谒后语:五百罗汉斗观音
谜语:全民重教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国西河太守吴起与魏武侯魏击谈论怎样才能做到战无不胜,吴起就用兵经验发表看法,君主要倚仗:将军在战场发号施令军士愿意听从,将军兴师动众作战,士卒愿意出征,到了战场,士兵不怕死,要奖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