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
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
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
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赏析:
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是遥寄给好友白居易的一首诗。
诗歌最后两句“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有强烈的劝勉意味:朋友,不要太沉湎避拘于佛道之中,你的仕途前程依然可以青云直上。
杨巨源之所以劝勉好友,是因为白居易仕途失意,被贬江州,远离京城,诗歌中用“病鹤”比拟白居易,鹤者,白羽,暗示白居易之姓,另外,这里的鹤还有“骑鹤上升”之意,“病鹤孤”将好友白居易当前困顿孤单的处境描绘得让人同情,也是劝勉白居易不要灰心丧气,终究会骑鹤平步青云的。
其实,关于鹤的意象很多,如“闲云野鹤”有淡泊名利之意,但此诗中的“病鹤孤”不可做此意理解,此诗中的“鹤”是飞身青云的奋发形象的。
诗歌的前四句是问候语。“惠远东林住得无”前人认为有委婉劝告之意,正是结合“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想到的。“惠远东林”和“雨花社”都指佛教文化,暗示白居易逃避现实,有劝告意味。前人这样理解有他的道理。不过,在我看来,我更倾向于将“惠远东林住得无”这一句放在“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的整体中来看待,诗人杨巨源先是问询白居易平安与否,体现对好友身心的关怀,接着例举了江州的胜景,实际上去劝慰好友白居易不妨到四处走动散散心。
前人认为“惠远东林住得无”有劝告之意,固然有他的理由,但是如果这么看待,那么这首诗劝告的意味就比较浓烈,甚至有批判白居易太过沉湎佛道之嫌。
“诗无达诂”,每一种理解都是可以,但要解释得通。无论怎么读,杨巨源的诗歌《寄江州白司马》体现对好友白居易的处境的关心、劝勉,言辞真诚恳切。
寄江州司马译文及赏析
1、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
2、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
3、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4、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