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
政事堂后分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理众事,供职者称为堂后官都是吏员,地位极为重要。
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朝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但其后仍有称为中书政事堂或中书都堂。
唐朝决策机构
中书省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在唐朝通常是以中书执笔,门下封核,尚书执行,但是事情是由三省长官组成的政事堂合议出来的。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