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山西梆子。

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1]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2006年05月20日,晋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8。

晋剧的别名是什么

山西梆子。

道光初期,蒲州梆子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山西梆子。所谓的“道光皇帝邓龙亭,山西棒子又流行起来了。”蒲邦北上晋中、太原一带演出,不仅打动了太原,也震惊了北京,这也迎合了一批崛起于中原的富商的娱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