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郭璞《客傲》:“不恢心而形遗,不外累而智丧,无巖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

唐·吴筠《高士咏·柏成子高》:“大禹受禪让,子高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明史·文苑传二·唐寅》:“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

丁玲《韦护》第二章三:“他早先对于她的印象,只以为是有点美好和聪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

放浪一词最早的出处

最早出处是在晋·郭璞 《客傲》

晋·郭璞 《客傲》:“不恢心而形遗,不外累而智丧,无巖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

放浪,读音fàng làng,汉语词语,指浪迹放纵不受拘束。

1、放纵不受拘束。

晋·郭璞 《客傲》:“不恢心而形遗,不外累而智丧,无巖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

2、指行为不检点。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适 小红 送茶至, 韩 戏捻其腕, 红 微笑睨之曰:‘小娘甫出门,郎君便尔放浪耶!’”

3、浪游浪迹。

宋·陆游 《斋中杂兴》诗:“孤舟小於叶,放浪烟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