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襄樊市地名志》记载,荆州街襄阳城内东部,北起大北门,南至运动路,长1.35公里,宽5至24米。明朝在北段建有拱券门(1966年拆除),门额书写“荆州古治”,因东汉荆州牧治所设襄阳,故名荆州街。清代守备司衙门驻此街,曾改名为守备司街。辛亥革命后,此街中段建有中山公园,故一度改名中山街。1966年秋,又改名遵义路。1979年8月恢复荆州街名称。

数十年来,拱券门旧址两旁的城墙遗址数次险遭拆除。如今,城墙遗址像一对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那里静静地矗立着,相对无言,使缅怀的人们联想起襄阳古城的光荣与梦想,那早已消失的“荆州古治”仍然镌刻在人们的心里。

荆州古治什么意思

荆州古治遗址位于襄阳城荆州街,现仅存残垣断壁。东汉时,荆州刺史治所在武陵汉寿(今属湖南),襄阳只是荆州南郡的属县。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献帝以刘表为荆州刺史,自汉寿徙治所于襄阳,襄阳从第三级地方机构所在地,第一次一跃而成为统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及两广一部的荆州的首府,成为荆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变化,对襄樊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荆州古治因公元191年荆州牧刘表将荆州治所由汉寿迁至襄阳。而得名。(江陵保留荆州刺史事厅)